銅包鋁母線系統(tǒng)的軋制工藝其實便是金屬固態(tài)復合的一個進程,受到壓力及加熱的影響,銅鋁型材之間需要進行以下三個進程:構成物理接觸、激活接觸表面、銅鋁金屬之間效果。在軋制進程前,銅鋁型材必需要進行中心退火,這對型材的軋制復合效果有很大的影響。假如中心退火的溫度比較低,則不能將銅鋁資猜中的內部應力徹底消除,會對銅鋁型材的康復及再結晶進程構成不利的影響;假如中心退火的溫度超越400℃時,銅鋁棒材在軋制進程中同樣會發(fā)生大量的熱,兩種結合起來會使得金屬型材發(fā)生較高的溫度,容易使銅鋁棒材構成金屬化合物,影響到銅鋁型材的強度,降低了銅鋁金屬結合面的強度。因此,銅鋁軋制復合型材的中心退火溫度應當選擇350℃與400℃之間。
金屬銅在180℃時其表面就容易發(fā)生氧化效果了,從而表面會變色,當加工溫度超越銅著色溫度時,會對銅鋁復合型材的界面發(fā)生必定的損壞效果,為此,我們在加熱進程中必需要采納必定的措施來進行處理,在加熱中可以采納氣氛維護處理銅鋁復合型材的結合面。一般情況下,金屬的表面露出率與軋制壓下率簡直相等。在壓下率小于其臨界值時,金屬新鮮表面的露出率比較低,銅鋁型材的結合會受到金屬氧化層的阻止,對銅鋁結合會發(fā)生不利的影響;當壓下率超越其臨界值時,銅鋁金屬的新鮮表面發(fā)生的結合力可以抵消金屬氧化層的阻止效果。根據(jù)一些型材我們也能發(fā)現(xiàn),銅鋁軋制復合壓下率最少要可以達到40%以上才干將銅鋁型材真正的完成復合,而且增大壓下率,銅鋁復合型材的強度也會明顯提高。因此,銅鋁型材的軋制工藝中最關鍵影響因素為銅鋁型材的壓下率。
當銅包鋁棒材挑選的鋁直徑為22mm、銅厚度為1mm時,咱們可以挑選軋輥直徑為350mm的二輥軋機,將二輥軋機的軋制速度控制在300轉/分,中心退火溫度挑選為350℃、400℃兩種,且每次退火的保溫時間至少控制在50min左右。此外,在軋制中,嚴格控制銅包鋁的板材防止其呈現(xiàn)晃動現(xiàn)象,使得銅包鋁型材可以平行于軋機的檔位板順利進入軋輥。在軋制進程中必需要確保壓下量,確保當時壓下量小于前次壓下量,防止銅鋁復合型材發(fā)生較大的變形導致撕裂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。